令书城楼北

关于伪装者原著小说与剧本小说中一些细节的考据与来源

上善若水:

收藏~

深渊。:



明镜:明氏企业的董事长,红色资本家,有胃病(剧本小说(上)p30),二十年前(1920年)曾有过一次恋爱。

明镜穿着一件真丝缎面的粉底蓝湘绣旗袍,高领低摆,袍身紧窄修长,胸前绣有清寒淡雅的白玉兰花。熠熠闪光的水晶灯下,衬映着一张端庄持重的脸。
在“无父兄为长”的年代里,长姐如母。
十几年来明镜“做长行权”的代价,就是扶弟守业,独居未婚。她所负担的家族专制,早就将她的青春岁月熬干耗尽。一个尚未年满四十的女人,尽管修饰得当,眼角处也爬上了细细的纹。(原著p45)

“姐姐孤独,痛苦。二十年前姐姐放弃了唯一一次真爱,为了把我和明台养大,您牺牲了应该属于您的爱情生活。”(原著p315)

——————————————

明楼:汪伪政府财政部经济司首席财经顾问、特务委员会副主任、新政府海关总署督察长;国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上校科长,代号“毒蛇”;中共地下党上海情报组组长,代号“眼镜蛇”。
1937时年交往过一个贵族女孩,因明镜反对而分手。(剧本小说(上)p76)

——————————————

明诚:十岁(原著为十五岁)被明家收养,共产党上海地下党情报小组成员代号青瓷,军统上海站情报科少校副官(剧本小说(下)p231)。明楼秘书处处长。

明台说:“阿诚哥,我记得你在巴黎的时候谈过恋爱,那个姐姐很漂亮,叫......什么来着?” 
“苏珊。”(原著p160)

“你家的孩子没一个吃素的,都特能闯祸。我记得在巴黎的时候,阿诚在歌剧院附近那家画廊倒腾古画......”明堂想想笑起来问道,“那时候多大?”
明楼叹口气:“十九吧。”
阿诚纠正道:“十八。”
“差点坐牢。”明堂道,“我明明叫他读化学系,将来跟我配制香水,他偏偏去街头倒腾那些画。得亏我把那画给买了......白白替你们摆了一回谢罪酒。”(剧本小说(下)p192)

 
——————————————

明台:军统特工,代号“毒蝎”,军统上海站行动组组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冬加入军统训练班。(剧本小说(下)p156)。一入军校就被授予少校军衔(原著p16,剧本小说中完成击杀“波兰之鹰”的任务后晋升至少校军衔)。心高气傲,桀骜不驯,轻狂逆反,实难驾驭(原著p11王天风评价)。粉碎计划(炸毁“樱花号”专列)后破例将毒蝎晋升为少将军衔(剧本小说中为中校军衔)(原著p128)。

——————————————

于曼丽:十四岁被养父卖到妓院,十五岁艺名锦瑟挂牌接客,十六岁染上重病被湘绣商人于老板用两幅湘绣赎身救命,半年后恢复如常。后学习刺绣、生意经,改名于曼丽,在北平念书。民国二十七年杀尽残害于老板的凶徒后自首,被王天风(原著为戴笠)发现后在军校学习一年。(原著p33p34)
粉碎计划后晋升为少校谍报员。(原著p128)

苏州城,一家不起眼的“绸缎”铺子里,于曼丽内穿一件淡青色旗袍,外罩着狐裘披肩,伸着长长的、涂得猩红的指甲戳着一大匹绸缎料,跟铺子里的伙计细声细气地说着话。(原著p109)

于曼丽不知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她嘴上叼着一支烟,手叉在腰上,脖子向上扬着,眼睛里透着猫一样的光,迈着倦舞阑珊的醉步走到走廊的一幅油画前,她斜倚着油画,优雅地吐着烟圈,修长且猩红的指甲盖泛着晕红的光彩,说不出的绚丽明媚,勾得走廊上站在贵宾包间门口的三名保镖色迷迷地看她。(原著p135)

“明少......”于曼丽收拾好了手上的东西,拎着皮箱,从楼上下来,她穿着一件很洋气的立领旗袍,绲着金边的排扣,套着雪白的狐皮坎肩,浑身上下散发着脂粉香气,脸上娇嫩的肌肤仿佛嫩豆腐般吹弹可破。(原著p187)

——————————————

汪曼春 :76号情报处处长。南田洋子的学生。

“还记得我在你家楼下哭了整整一夜,我才十六岁,也是这样的大雨天气,我浑身湿透了,嗓子哭哑了,她都没有动过恻隐之心!”
“我在你家门外等了你一宿,终于等到她出来了。她坐在汽车里,正眼都不瞧我,她告诉我,你过几天就出国了,叫我不要再纠缠你。”(原著p126)

——————————————

程锦云:中共地下党上海情报小组成员(剧本小说(上)p11)。

坠落的霞光里消匿着一个纤细灵动的身影,一个穿着时髦旗袍、外套小夹袄的女子正在迅捷有力地奔跑。
她是程锦云,中共上海地下党“锄奸”小组的特情人员。(原著p110)

明台为这女子的镇定和淡定的笑容所折服,刀丛中有于曼丽这种复仇女神不稀奇、他所纳罕的是另一种从容不迫、清雅端庄、舍生取义的巾帼女子。她的眼神清澈、气息均匀,只要她认真地看着你,你就能从她眼里感受到某种款款温柔的暖意,这是于曼丽所不具备的一种高贵和娴雅。(原著p115)

——————————————

黎叔:中共地下党“锄奸”小组的组长,程锦云的上线。明台的生父。

正如二十年前地下党联络站暴露,他被迫离开上海时一模一样。 
黎叔只是他的代号,他是中共地下党“锄奸”小组的组长,程锦云的上线,也是策划爆破“樱花号”专列的主要领导者。(原著p139)

——————————————

郭骑云:女朋友是光明电影公司的女演员李小凤,已有长达五点的地下情(原著p303)。他是王天风的远房侄儿,共产党南方局派到军统的卧底。(剧本小说(下)p142)

——————————————

苏医生:程锦云的表姐,有偏头痛(剧本小说(上)p30)。代号“蛇医”。(剧本小说(下)p41 p42)

——————————————

明堂:共产国际驻上海站代表。(剧本小说(下)p271)

——————————————

桂姨:代号“孤狼”。疑似于曼丽的恩人于老板的生母。

“事实很清楚。当年,你的确跟一个姓于的湘绣商人有私情,你们生下了一个孩子,那个年月,姑娘家还没结婚就生下孩子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于是,于老板骗你,叫你先找一家主雇做佣工,孩子送进孤儿院,他跟院长嬷嬷讲好了,院长嬷嬷会很好地照顾那个孩子。他答应你,等他回湖南安顿好了,就来接你们母子。于是,你就进了明家帮佣,一干就是两年。他没来找你,你这才慌了神,你害怕他彻底抛弃你,你想到了那个孩子。”(原著p327。剧本小说中修改了这一段,改成了“刘老板”。)

“是南云小姐(南田洋子)收留了我,是她把我带到了东北。是她想办法替我找到了那个姓于的,可惜,他死了!我只看到了他的墓地,他跟他那个不会下蛋的老婆埋在了一起!我是什么?我是他借用的生育工具。我还有个孩子,【也是个湘绣商人】,可是,他好端端的【被水匪给杀了】!是日本人赏我一口饭吃,让我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原著p329。剧本小说中删除了她还有个孩子那一段。)

——————————————

王天风:国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科长、战时特务军校上校主任(剧本小说(上)p6)。祖籍重庆(原著p12)。

——————————————

汪芙蕖:曾陷害明锐东与明镜、明楼。上海新政府金融业首席投资顾问(剧本小说(上)p3)。汪伪政府财政司副司长(原著p40)。曾就读于日本帝国大学,与原田熊二同窗(剧本小说(上)p5)。1940年2月7日(除夕)被明台和于曼丽击杀。

——————————————

原田熊二:日本军部顾问、经济课课长。调查出:“明楼此人行踪飘忽不定,有半年在国外的信息空缺,显而易见,此人来路不明。”(剧本小说(上)p4p5)

——————————————

明楼初登场(剧本小说):
1939年的香港,风和日丽。阳光穿透咖啡馆的窗户笼罩在明楼的身上,斜照在他的脸上,与坐在对面的法国女孩低声笑语,相谈甚欢。音乐、阳光,咖啡馆里的情侣们享受着下午的宁静与祥和。明楼戴着一副金丝框眼镜,坐在床边微笑着端起咖啡品尝着,锐利的眼神时不时透过窗户探视着街对面香港皇家酒店的大门口。

(中间几段原田熊二在香港皇家酒店的洗手间被清洁工阿诚用一根细细的类似铁丝的东西套住了脖子,最后死于腿短。)

“香港旅行能遇见您,真是荣幸。您不打算回巴黎教学了吗?说实话,我很喜欢上明先生的金融课程。”女孩满脸堆笑,眼神有些钦羡地盯着明楼。

明楼浅浅一笑,叹道:“巴黎有我很多美好的回忆,我也很想过一种悠闲又富有情趣的生活。不过,现在真是无从选择。因为我们脚下的路只有一条……过山过水,总是要过的。除非,战争结束。”

“可是,战争才刚刚开始。”

女孩话音刚落,只见阿诚走了过来,俯身对明楼温语说道:“先生,我们得走了。”

明楼道:“现在?”

阿诚点点头没有说话,女孩有些诧异,脸上竟现出有些舍不得的小情愫。

“我刚刚才和巴黎来的这位小姐建立起美好的友谊……”

明楼一脸无奈,话还没说完就被阿诚截住,道:“您的友谊,等下次邂逅再来完善吧。”

女孩扑哧一笑,明楼忽觉尴尬,夸张道:“战时的情况真是糟透了,身边的人总是这么没礼貌。”说完,笑着站了起来。(剧本小说(上)p4p5)

——————————————

明台与王天风(原著中为戴笠,因此参考剧本小说)初见:
一个俊朗的年轻人,手搭在那份过期报纸上,头斜倚在柔软的沙发靠背上,他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身上的领带、领带夹、皮带、袖口无一不是精品,身上居然还有淡淡的柠檬香气。(原著p1)
明台穿着一套笔挺的西装,西裤有些长直到脚面,而身上的领带、领带夹、皮带、袖口无一不是精品。与明台相隔一条过道的正襟危坐翻滚中年男人正是国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科长、战时特务军校上校主任王天风。(剧本小说(上)p6)

王天风带着一丝异样的眼光审视着他,明台感应到了中年人目光中所夹带的一丝不屑。(剧本小说(上)p6)

——————————————

明楼与汪曼春初次重逢:
①马路对面的西式洋楼下站着一个戴宽边金丝眼镜,穿着欧式西服,背稍稍有点驼的瘦高男人。(原著p7)
马路对面的西式洋楼下,明楼一身欧式西装,戴着宽边金丝框眼镜,虽显清瘦但不乏俊逸。(剧本小说(上)p12)


②汪曼春一身笔挺的竖领海军军服(深紫红色),佩戴穗肩章与袖章,军裤边镶着金线(原著p7)。
汪曼春一身笔挺竖领燕尾服,佩带穗肩章与袖章,军裤边镶有金线,这身衣服是集汉奸特权与国贼杀戮为一体的标准符号。(剧本小说(上)p12)

③明楼故意调侃道:“我记得,去年你信上说,你交了一个很好的男朋友(后面汪曼春说自己把他杀了)。”

汪曼春不甘示弱,也故意调侃地问道:“我听人说,你在欧洲娶了一位法国太太,新太太一起回国了吗?”

明楼哑然失笑道:“你听谁瞎嚼舌头根子?我刚刚失恋,警告你啊,千万别在我伤口上撒盐。我会翻脸的。”说完,假装紧绷起一张脸。

汪曼春愈加欢喜起来:“我不撒盐,你就让我在你跟前做一条撒娇卖乖的宠物狗,替你舔伤口,怎么样?”

明楼伸出手,刮了一下她的粉鼻:“我可不想惹祸上身。我跟你之间,永远都在建立一种特殊的本能与压抑的新关系。”明楼的话很隐晦,可道理却很直白。

“新关系?”汪曼春故意咬着字眼,“是什么关系啊……我不在乎啊。”

“嗨,嗨。”明楼制止着,“女孩子讲话,不准没有规矩。”

汪曼春收起一脸坏笑,又摆出一副佩服的面孔:“明大教授总是能把情色话题提升到学术范畴的高度。我跟你在一起,就像是一名小学生,总被大教授牵着鼻子走。”(剧本小说(上)p13p14与原著p8p9基本完全相同,因剧本小说描写较详细故采用)

④阿诚开着车,明楼与汪曼春比肩靠在坐在后排,十分亲密。

“我恨你。”汪曼春突如其来说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

“爱和恨是对立统一的。恨亦代表了爱。”

汪曼春面露欣喜:“明教授终于说了句不带学术字眼的人情话。”

明楼面无表情道:“这是牛顿定律。”

阿诚忍不住笑出声来,汪曼春用拳头砸了下明楼的额头,由于有些用力,眼镜差点掉了。明楼急忙叫着:“眼镜,眼镜,小心我的金丝眼镜……弄坏了……”(剧本小说(上)p14,原著p10)

——————————————

明台初见于曼丽:
明台第一眼看见于曼丽的时候,就感觉这个女孩很特别。

于曼丽身着一身青布衣服梳着短截头发,不施脂粉,身上却隐约透着一股很自然的清香。短衣襟的胸口上绣着一朵花,不似玫瑰,也不似蔷薇,而是二者兼具的很抽象的一朵花。明台看得出来,那针脚齐整、线条洒脱的手工,出自正统“湘绣”工艺。
女子穿着布鞋,鞋面上邪绣有花,可惜,一双鞋被稀疏的青草覆盖着,花样若隐若现,看不真切。
唯一看得清晰的是,女子下颌处有一条很细很窄的疤痕。她看明台的眼神缥缥缈缈、凄凄楚楚,让明台陡生出一丝怜悯之心,好像自己曾欠过她什么。明台颇有些惘然惆怅起来。(原著p14)

——————————————

王天风对台丽评价:
王天风对学员们下评语时,通常写“相欺相夺,分功生隙”。每每到了明台和于曼丽这一对时,评语一律为:“相辅相成,旗鼓相当。”(原著p17)

——————————————

明镜出现在汪芙蕖沙龙:
明镜穿着一件真丝缎面的粉底蓝湘绣旗袍,高领低摆,袍身紧窄修长,胸前绣有清寒淡雅的白玉兰花。熠熠闪光的水晶灯下,衬映着一张端庄持重的脸。 
在“无父兄为长”的年代里,长姐如母。 
十几年来明镜“做长行权”的代价,就是扶弟守业,独居未婚。她所负担的家族专制,早就将她的青春岁月熬干耗尽。一个尚未年满四十的女人,尽管修饰得当,眼角处也爬上了细细的纹。(原著p45同剧本小说(上)p88p89)

——————————————

明镜小祠堂打明楼:
所谓小祠堂,就是在明公馆里但辟了一间房子,挂着明家的祖父母及父母的遗像,用于家人祭祀之用,通常大年三十夜祭祖,对明家子弟开放一夜。平常都是上锁的,当然,那间房子里还有一个小秘密,有密室,相当隔音。
当明楼走进小祠堂密室的时候,他就知道,麻烦大了。
明镜穿了一身黑丝绒的湘绣旗袍,冷着一张脸,坐在房间里,方桌上供着父母灵位,祭着一根马鞭,明家的祖上是贩马出身的,所以,祭马鞭一来代表不忘本,二来代表明家的家法,明楼想着,怎么样才能跟明镜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于抗衡中获取互相妥协。
“跪下!”明镜疾言厉色。
明楼在外做事的准则是:赶尽杀绝!而在家里的原则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原著p55同剧本小说(上)p99)

——————————————

楼诚的场合:
剧本小说(上)p5 p75 p128 p129 p130 p209 p210 p213 p266 p296 p308 p321
剧本小说(下)p28 p29 p32 p33 p35 p36 p44 p45 p55 p92 p94 p102 p106 p107 p139
 
——————————————

“小开”: 
剧本小说(下)p48 p51 p52

——————————————

明台女装福利 剧本小说(上)p58 p59 (下)p42

——————————————

明家养了猫(当然也可能只是开玩笑):
“你怎么睡人脚下啊?”程锦云惊讶道。 
“我们家的猫都是这样睡的。”(剧本小说(上)p289)

——————————————

明家到底做什么生意:
“明氏企业是以金融为主的,原来在上海拥有两家银行,一家商业银行和一家投资银行。中日战事伊始,明镜就把这两家银行迁往香港,一家改为财务公司,另一家与香港秘密社团融资,开了一家合作银行,而这家合作银行的幕后老板,据查,就是中共南方局的金融才子曾进,当然,这肯定是化名,他的真实姓名待查。”(原著p190)

——————————————


76号(百度百科):
1939年9月5日,汪伪“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务委员会”在上海成立。此前,汉奸丁默村、李士群即在日本指使下建立了特工组织,机构设在上海大西路76号。后因此处活动不便,又由日本特务晴气庆胤亲自选定极司菲尔路76号作为特务活动场所。

位于沪西极司菲尔路北76号(今万航渡路435号),与其东邻74号、马路对面75号均为当年外国人向道台衙门购买土地修建的花园洋房,门牌为公共租界的蓝底白字门牌。沦陷前为安徽省主席陈调元的住宅,有一座洋楼、一座新式平洋房、一座很大的花园。

大门为西式。门内的东边在1939年9月1日召开汪伪国民党六大之后、1940年3月“国民政府还都”之前,建了南北相对的两长条20余间中式平房,作为汪伪国民党中央社会部使用。大门明轩的东边建了一座面对极司菲尔路的瞭望台。想进大门的人得有淡蓝色的通行证。

二门原为西式,“76”号改为牌楼式,中间为门道,上方匾额为蓝底白字的“天下为公”;左右两间砌为枪眼,架设两挺机枪,作为警备之用。想进二门的人得有淡红色的通行证。

二门之内的西边斜对过,是一座三层洋楼,称为“高洋房”,想进高洋房的人得有别在衣领后的特殊标志。走上楼梯,迎面是穿堂和楼梯。一层东边第一间是会客室,里面有两个交际花作为接待员。会客室后面是一个里外间,外间是电话接线间,有三个男接线员分三班轮值,两个交际花有时也来帮忙;里间是储藏室。会客室对面是大菜间(餐厅),里面有门通向后面的会议室,会议室也是新参加“76”号的特务的宣誓室。

——————————————

学制问题(来自百度):
中国新式学制始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布的【癸卯学制】(1911年辛亥革命后废止)。
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共【25~26】年。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幼儿教育机构,招收【3-7岁】幼儿)、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
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
第三阶段为高等阶段,设高等学堂,以【5年为限】。

中华民国成立后, 1912年9月3日,教育部公布新订学制:壬子学制(实施至1922年),规定初等教育七年,中学四年,大学预科三年,本科三至四年,共十八年,大学院年限不定。师范、实业教育年限另成系统。
全部教育年限为18年,【6岁入学】。该学制为参照日本明治维新后新学制拟定,施行到1922年。废除了教育上的两性差别和满清贵宵学堂。除高师外,允许开办私立学校。此外,下设蒙养院,上有大学院,不计年限。

【1922年11月】,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1922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由于采用的是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此前的教育改革主要是借鉴日本的教育制度)。该学制公布后,除进行个别调整外,一直沿用到解放前夕。

评论
热度(88)
© 令书城楼北 | Powered by LOFTER